赵丽颖回应片酬暴涨:像正常涨工资,没那么夸张


来源:

赵丽颖回应片酬暴涨:像正常涨工资,没那么夸张

  仙侠剧《花千骨》今晚将上演大结局。这部持续了近3个月的周播剧,在暑假一如湖南卫视的期望,狂卷起一股“师徒恋”的甜腻热潮,成为当之无愧的话题剧。在收视率和网络点播率均创下历史新高的局面下,扮演花千骨的女星赵丽颖人气也极度蹿升,甚至直到剧终才终于能抽时间接受媒体采访。赵丽颖说,如果《花千骨》能感动很多人,或者让人觉得她演技好,其实自己用了一种最简单的方法,就是把花千骨当成自己的前世今生,感同身受的去出演。这或许是作为非科班出身的演员,赵丽颖对自己演技最准确的总结。

  遗憾“妖神”部分播得太少

  《花千骨》让霍建华和赵丽颖仿佛横空出世,在这个夏天成为娱乐圈最吸睛的一对荧屏情侣,甚至赵丽颖的走红速度,都堪比当年赵薇之于“小燕子”。连被称为“戏骨”的霍建华都表示,自己在刚进组时是被赵丽颖带着入戏,看到她就仿佛看到真的小骨,“她是演花千骨最合适的人选”。赵丽颖说,和演技相比,自己更愿意是因为她对角色的代入感特别强,“有些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,不是能用演技概括的。我觉得投入很重要,只有对角色感同身受,才能感动自己,继而感动观众。”

  赵丽颖在剧中把花千骨一生的跌宕可谓演得淋漓尽致,不论前期“承欢膝下”的小徒弟,还是中期忍受巨大悲痛和不解的痴情女,或是后期为爱成疯成魔的“妖神”,对师父的一腔真爱很难不打动看客。不过,赵丽颖却说自己其实还有不少遗憾,“我是原著迷,当时看小说时特别希望把一些情节和情感带给观众,但是很多事情没有办法控制,包括最后即将播出的妖神部分,我们拍了很多,但是只剩两集了,没法像小说中那样展现给大家,让人物保持丰满,这是我最遗憾的。”

  《花千骨》中的“师徒恋”因为纯粹和美好,颇具童话色彩,因此击中了各年龄层的粉丝。赵丽颖说,小骨和师父的感情,就像初恋,是最深刻、最难以忘怀的,开始是懵懂的,后来发现了,就很虐心,因为“情不可说”,恰恰是这种“不可说”,可能是最打动观众的。赵丽颖还表示,如果这个剧能打动观众的话,其实和整个剧组的气氛有关。“每个演员都把自己当成小说中的人物来对待,我们演戏的时候,真觉得身边人就是那个角色,整个在一种真实的气氛里表演。所以要感谢所有剧组的成员,正是他们对小骨的喜爱,才成就了今天的《花千骨》。”

  不怕被说“情商低”

  赵丽颖从18岁出道,经历了七八年的龙套生涯,直到凭借《陆贞传奇》、《花千骨》两部戏走上新晋女神的道路。不过目前她的名气似乎和她表现出的情商有些不搭调,不管是做客访谈节目的“慢半拍”,不善言辞,还是参加湖南卫视真人秀节目《偶像来了》,被称为“神补刀”、“赵小刀”,皆因她表现出的情商,远逊于一众同龄女星。比如她和谢娜说:“幸好有你陪我,因为我每次都觉得我穿的不好看,但是你每次都跟我穿得挺像的”。提到这个,赵丽颖毫不避讳,“我好像确实补了好多刀,但我不知道这叫补刀。”

  赵丽颖这种性格容易造成喜欢她的人说她是“呆萌”,而另一部分人又说她“情商低”。第一次参加真人秀节目的赵丽颖,谈到自己的初衷倒显出几分小骨似的天真,“我们其实没按照台本来‘演’,我也没有什么顾忌,要考虑什么话该讲,什么不该讲,就希望大家真心相对,坦诚相待,希望观众喜欢真实的我们。我也在节目里收获了想得到的真情。”

  一般明星都希望表现出自己演技卓越的一面,甚至为了体现专业性,从角色中抽离出来的速度也很快。赵丽颖和霍建华都是有些“拙”劲型,比如,霍建华在片场从来不玩手机。下了戏就坐在片场,闭目养神。赵丽颖的“拙”更是从拍戏、杀青一直延续到播出时,“我对小骨到现在都没走出来,我昨天看到一张动图,剧里的绿鞘死在我怀里,说第一次见到我,就是小小的,在人群中很可爱。我当时一下就哭了。”赵丽颖说,自己拍完戏也没想过要放空对《花千骨》的感情,“我觉得她身上有很多很可贵的东西,开朗、善良、单纯,也很坚强。我觉得她会在以后一直陪伴我,鼓励我。”

  虽然正在上海紧张拍摄谍战剧《胭脂》,不过提到《花千骨》的一切,赵丽颖仍然处在“还在经历她所经历的”状态中。提到剧里的角色和情感,一改不善言谈,甚至滔滔不绝倾洒了很多感情。“我真想和你们再多聊会儿,但好像大家的兴趣不在聊戏上,哈哈。”赵丽颖又显露出《偶像来了》中“补刀”的个性,倒是这几分真,在娱乐圈显得难得和突出。

  提到自己的片酬暴涨,甚至向孙俪赵薇等一线女星看齐,赵丽颖轻描淡写,说涨是涨了,但“就像正常的涨工资”,没有那么夸张。“这些事情都交给工作室打理,我的心思全都放在演戏上面。”终于有了靠作品说话的底气,赵丽颖对事业的渴望也以一种爆棚的姿态喷薄而出,以至于她的合作者都评价她“对自己太狠了”。而赵丽颖却享受其中,“我不喜欢为情所困的自己,所以现在感情是空白,但是我愿意为工作所困。拍戏对我来说,是完全没有压力的开心。很踏实,也有安全感。”

  本报记者 王雯淼

[责任编辑:]